动储联动 创明竹藤电池“亮剑”
发布时间:2023-10-9 点击数:2030

储能已成为动力之外又一条黄金赛道。大储、户储、便携式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需求高涨,爆发出空前的市场新机遇。
起点研究院(SPIR)统计,2023H1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94GWh,同比增长120.5%,预计2023全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245GWh,同比增长59.61%。至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大关,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
从电芯封装路线来看,大圆柱电池正在成为各家电池企业角逐动储市场的“利器”。当下,颇受关注的大圆柱电池凭借其高安全、长循环、可靠性等优势在储能领域正显现出其独特魅力。
在此背景下,9月20日,“化学造物·师法自然”创明新能源20周年暨新品发布会在绵阳盛大举行。发布会上创明新能源“竹藤电池计划”全面启动,全球首发一体集成竹藤电池CTP1.0,新能启程。

创明电池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高容量圆柱锂电池产品的领跑者,经过20年的发展,核心研发团队不断攻克国内技术瓶颈,实现6次容量突破,大大提升国内圆柱锂电池行业的整体水平。
在大圆柱电池之风席卷全球之际,创明电池董事长孟致成表示,创明团队专注圆柱电芯20年,这是创明研发的基因优势。你的基因就是你的机会,创明电池绝对有资格参与这个赛道的角逐。
此次发布的竹藤电池系列,包括46120、46215竹藤储能电池以及32140竹藤钠离子小动力电池等3款产品,是创明新能源多年研发经验累积与制造体系进步基础上的迭代飞跃,作为国内46系列电池产品的顶尖水平,将服务于更高安全、更长寿命的储能市场。
其中,“竹藤”二字又作何解?创明电池副总裁陈国新向起点锂电介绍,一是,大圆柱的封装形式与竹子外形相似;二是,竹子的生长周期与习性同创明新能源的发展历程、创明人潜心潜力的研发攻坚相吻合。
“过去十年是创明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十年”,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竹藤电池正是创明结合自身在电池材料体系和制造工艺上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优势推出的下一代产品。
三是,竹子特性也与创明此次推出大圆柱电池系列产品的性能高度相似,即“轻、韧、圆、凉、密”。
四是,四川绵阳可谓“竹之乡”。此次创明电池新品发布会在绵阳召开,因此在寓意上颇为契合。
创明新能源表示,竹藤电池将开启能源科技储能+的新时代,为可持续能源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方案,也为未来智能时代能源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动储联动 竹藤电池计划重磅发布
从动储市场需求来看,多元化的下游应用场景促使电池朝着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更长循环、更可靠等方向发展。随着技术走向成熟、产业链逐步完善,大圆柱电池获众多电池厂家青睐。
此次推出的竹藤系列储能电池,结合创明在电池材料体系和制造工艺上多年的技术沉淀和优势,为目前国内46系电池产品可以达到的顶尖水平,其具备多重独特优势,可概括为“轻、韧、圆、凉、密”。
“轻”,即轻量化设计。竹藤电池极简模块化设计,结构件高度集成。一方面,无需绝缘用纤维板以及固定钣金,所以大幅降低材料成本,其模组材料成本相对传统方形降低15%。
另一方面,46120竹藤储能电池,更是使用CCS集成母排设计(Cell Contact System),故信号采集传输稳定,加工自动化程度高,加之 PET+FPC集成,所以整体具有尺寸薄、质量轻的特征。
“韧”,即更安全可靠。竹藤电池采用东方设计哲学,用榫卯结构易串、并联扩展,拥有良好绝缘、可维护性、强结构稳定性。同时如46215竹藤储能电池兼具10000超长循环寿命,韧性十足。
“圆”,即三款电池产品都采用大圆柱封装形式。大圆柱电池在工艺、设备验证上已完成高良率、高一致性、标准化攻关,且圆柱电池卷绕工艺较为成熟、自动化程度高、一致性好,相较于方形电池成本方面进一步降低。
在性能优化上,全极耳结构进一步强化了大圆柱电池在大容量、高功率等方面的性能。
“凉”,即卓越的热管理方案。以46120竹藤储能电池为例,其采用车规级热蔓延防止设计,使电池拥有更低导热系数以及高温下更优异的隔热性,热导率与最高耐火性均非常优异。同时,46120竹藤储能电池使用智能高效热管理系统,其液冷设计,可有效将模组温差控制在4℃以内。
“密”,即高能量密度。46215竹藤储能电池,实现单体能量密度180wh/kg,75%体积利用率。创明新能源研发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材料技术,包括正极材料表面包覆技术、电解液自聚合技术等。
在强劲的性能迭代升级下,竹藤电池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也能更好的配合企业创造更加多变的产品外观,拥有更长使用寿命以及更安全的性能,是创明新能源面向下一代智能产品需求的技术突破成果。
起点锂电获悉,竹藤电池将是创明接下来最重要的产品方向。作为“拳头产品”,创明将凭借竹藤电池“攻城拔寨”,迅速拓宽国内外储能市场。
产能建设“快进” 打造顶尖数字化电池工厂
作为创明电池发力储能万亿市场的重要载体,绵阳基地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目前正快马加鞭推进产能建设。
去年9月21日,总投资120亿元的创明新能源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绵阳举行。
该项目将建设全自动电芯生产线及配套PACK生产线,规划建设储能板块生产制造基地,填补绵阳在储能电池产业发展领域短板。其产品应用于国内外智能装备市场等。项目建成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00亿元。
该项目自对接到签约、开工仅用时83天,也是绵阳首个实现“签约即开工”的百亿元级产业项目。创明相关负责人用“工作进度按小时推进”来形容这一“绵阳新速度”。
创明电池副总裁陈国新向起点锂电表示,一期项目规划12GWh产能,预计今年年底设备进场,明年年初完成产品下线。
而创明选择在绵阳”落子”,也在于其具备的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绵阳所属的四川省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有着丰富的水电资源储备。在绿电的加持下,创明将在绵阳打造一个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绿色工厂。
二是依托中欧班列,更多“绵阳造”产品将输送至欧洲中心腹地,这将助力创明电池加快欧洲储能市场开拓以及客户覆盖,辐射海外市场。
此外,在工业智造4.0时代下,锂电池产线智能化、数字化变革正当时。陈国新透露,创明正将绵阳基地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化电池工厂。
一方面,创明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供应商上协同开发,打造极致效率、极致成本、极致品质的生产产线。
另一方面,联合国内外知名厂商,比如西门子,以工业数据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极大提升智能制造以及品质管理水平。
起点锂电认为,随着产能逐步爬坡,凭借20载技术、工艺积累,创明新能源有足够的底气向全球市场进军,在未来万亿的储能市场中站稳脚跟。